宁波小海鲜,淡菜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http://www.xxzywj.com/m/

淡菜,可不是蔬菜,这是宁波盛产的小海鲜之一。明朝的浙江杭州人郎瑛在他的笔记《七修类稿.辩证类》中,对淡菜取名也甚是疑惑。他说:“杭州人食蚌肉,谓之食淡菜。予常思之,命名不通。如以淡为啖固通,而菜字义亦不通。又尝见《昌黎集》载:孔戣为华州刺史,奏罢明州岁贡淡菜,亦是此淡字,竟不能通。后见广人云:南海取珠者,名曰蜑户,盖以蚌肉乃取珠人所常食者耳,贱之如菜也,其义始通。”蜑户是散居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的海上居民,以船为家,从事捕鱼、采珠等劳动,淡菜就是他们采珠之时常食之物,非常低贱便宜,所以被称为淡菜,这个到可以解释淡菜一名来源。

说道孔戣,《唐书》专门书有《孔戣传》,记载:“明州岁贡淡菜、蚶蛤之属,戣以为自海抵京师,道路役凡四十三万人,奏罢之。”后来岭南节度使崔咏死了,唐穆宗谓裴度曰:“尝论罢蚶菜者,谁欤。今安在。是可往,为朕求之。”裴度就说是孔戣上奏的,唐穆宗就把他放任为岭南节度使。孔戣到了岭南,免除赋役,约束官吏,做了很多为民之事。这里也可看出,早在唐朝,淡菜已经作为贡品和佳肴,正儿八经地登上了餐桌,成了饕餮口中的心头爱!

唐开元年间,浙江鄞县人陈藏器在所著的《本草拾遗》上提到:“东海夫人,生东南海中。似珠母,一头尖,中御少毛,味甘美,南人好食之。”东海夫人即为淡菜,宋朝《宝庆四明志》上有记载:“淡菜,亦名壳菜,形似珠母,中衔少毛,甚益人。生南海,有‘东海夫人’之号。”元朝伊世珍在《琅嬛记》中引用《余皇日疏》:“海中所产多类人身……戚车类男阴,文啮类女阴。文啮即淡菜,亦名东海夫人。”戚车在中国旧时的方物志上说的是海参,说它的形状类男阴。淡菜、海参,一阴一阳,这也是相得益彰。

说起“东海夫人”雅号,也是所谓文人的恶趣味。晚明张九嵕在《食海味随笔十六品》写有《淡菜铭》:“食土之毛,有淡其菜。淡而不厌,毛犹有伦。淡,味也,内也。毛,象也,外也。食其味,核其象,观其外,知其内,可谓之西子不洁,谁言是东海夫人。鲁论《乡党篇》曰:‘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盖兼之矣。”淡菜形状类似女性生殖器官,张九嵕为此说淡菜为“西子不洁”而憎恶之,还引用孔子话来说,有点落于下乘了。难怪后来屠本畯在《海味索隐》上说:“淡菜,土名壳菜,味清而美,不作腥气。未可以其形不雅,而谓之色恶不食,臭恶不食也,铭贬太严。”其实,淡菜还有很多名称,譬如贻贝、青口、海虹等等,宁波一般就是称作淡菜。

宋末元初吴自牧在《梦梁录.分茶酒店》提到:“凡点索茶食,大要及时。……蛤蜊淡菜、淡菜脍、改汁辣淡菜、米脯淡菜……”淡菜吃法可谓多种多类,可脍可辣可脯,南宋临安酒店里皆有之。清朝大吃货袁枚就颇为简单,他在《随园菜单》上说:“淡菜,煨肉加汤,颇鲜。取肉去心,酒炒亦可。”清末民初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上记载:“淡菜……炒时,须加萝卜片、金针菜、木耳及蒜。”也说道:“以淡菜煨猪肉,加汤,颇鲜。”还说:“贝类含水虽多,然合蛋白质亦甚富,中以牡蛎为最良。甲壳类肉质,亦与贝类无大异。惟此二类之物,煮时过多,则其质坚硬,食之不易消化。”意思淡菜炒菜做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肉质坚硬,食之还不易消化。

而今,淡菜作为宁波常见的海产品,可依个人喜好水煮、爆炒、煨汤,或者制干,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百姓喜爱。

(注:个别图片引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