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逛吃请注意多地发预警,这两种海产品

“五一”假期,到海边逛吃逛吃的朋友,一定没少吃海鲜吧。但不知您有没有留意到,最近有几个地方发布预警,提醒大家,两类水产品近期千万不要食用,否则会有食物中毒的危险。究竟是哪两种海产品如此危险呢?

多地发预警!这两种海产品近期不要食用

据河北日报,河北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近日发布了关于食用海虹的预警通告。通告称,“海虹”又称贻贝,是北方常见的一种食用性贝类,双壳黑褐色。近年来,北方沿海县市发生了多起因食用海虹引起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事件。海虹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是由于海虹摄食有毒藻类在体内蓄积毒素造成的,根据近几年的监测,海虹麻痹性贝类毒素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从3月下旬随着气温的升高,海虹体内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逐渐升高,6月降至判定限量值以下,现正处于上升期。

图片来源:河北日报

根据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我局近期检测结果显示,贻贝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已经超出安全限量标准.0倍以上,如果食用极易引起中毒,会导致人出现四肢肌肉麻痹、头痛恶心、流涎发烧、皮疹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停止。为防止海虹中毒事件的发生,提醒广大市民近期不要采集、买卖、食用海虹。一旦发生食用海虹出现中毒症状后,医院就诊。

据央视新闻,当下还是织纹螺生产的旺季,福建省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也于近日发布提醒,每年4到9月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候,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5分钟,最长可达4小时。提醒大家外出用餐切勿食用织纹螺,以免发生意外。

海虹近期为何体内出现毒素?会引发哪些中毒症状?

据央视新闻,像海虹、织纹螺这样的小海鲜,既便宜又美味,是不少人餐桌上的常客。很多居住在海边的人,还会趁退潮时去捡拾。怎么一下子变得有毒了呢?海虹这毒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张光涛:这些生物本身没有毒,它们食用的藻类是有毒素,随着累积使它们自身也有携带。

海虹所含的究竟是哪种毒素?如果误食,又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呢?

专家表示,贝类毒素一般可分为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和健忘性贝类毒素等。目前这四类贝类毒素引发的中毒均无特效治疗药物。

这当中,麻痹性贝类毒素被认为是事故发生频率最高、分布最广、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种。其中毒的主要症状有头晕、呕吐、腹泻、口唇、面部脖子感觉刺痛和麻痹等,严重者甚至会窒息死亡。

难道说味美价廉的海虹以后都不能吃了吗?当然不是,秦皇岛市发布的预警通告上说得很明白,近几年监测显示,海虹所含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发生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每年3月下旬随着气温升高,海水中的有毒藻类生长茂盛,以此为食的海虹体内毒素含量自然跟着升高,“五一”期间正是毒素积累的高峰期,而一般到了6月份,海虹体内的毒素含量就会降到限量值以下。也就是说,一年当中,除了3到6月,其他时间是完全可以放心吃海虹的。

海鲜味美,但这6类人群不适宜吃

据央视新闻,随着天气转暖,又到了各种海鲜大量上市的时候。海鲜虽然美味,但是人人都能享用吗?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皮肤整形中心主治医师方帆:海鲜虽然美味,但是不是人人都能享用。海鲜的营养成分主要是优质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D、E和黄素烟酸等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硒、镁、铁、锌等多种矿物质,那么有以下6类人群不适宜吃海鲜。

第一个就是过敏体质的,如果说湿疹皮炎处于急性期,或者曾经对鱼虾有过过敏的人,在食用海鲜的话,有可能会加重这个过敏的症状,轻的会出现皮炎湿疹,重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腹痛等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第二类就是痛风的患者。海鲜中往往含有较高的嘌呤物质,使用后会加重痛风的症状。

第三类就是血脂比较高的人,海鲜中的螺类、贝类、蟹类,尤其是蟹黄胆固醇的含量很高,那么我们胆固醇和血脂偏高的人就应该少吃这一类的海产品。

第四类是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者,海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那么这些蛋白质过多的摄入会增加,肝肾的负担。

第五类是凝血功能障碍的人。海鲜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有一个十碳五烯酸,它的代谢产物就是前列腺环素,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血和止血的功能的作用。

第六类就是备孕或者是孕妇,或者说是哺乳期的妇女。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河北日报

每日经济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