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美食,伏于浅海岩石、滩涂之上,色泽浓绿、形似丝绵、鲜香微咸。作为一种调味品,因其独特的香味,往往让人念念不忘。海苔,学名浒苔。苔菜拖黄鱼、苔菜方块肉、千层饼、苔菜炒年糕等宁波传统美食,因有苔菜的加入,成为老少男女的最爱。
位于宁波市象山县的西沪港,滩涂资源丰富,渔民靠海吃海,海苔、紫菜和海带被合称为“西沪三宝”。据统计,西沪港的浒苔的年产量约两三百吨,近期正好是浒苔采收的季节,苔农们趁着潮水退去每天可捞新鲜的海苔斤到斤,每天的收益可以达到元到元。
每年三月,当潮水退去后,滩涂上披散着海苔,泛起层层绿意,采苔人开始忙碌了。这是一场自然与人工的较量,靠天吃饭的行当,采苔人要趁着退潮的间隙,争分夺秒进行采收。海水洗出来的海苔吃起来更为咸香顺滑,滤去浮泥与杂质,在海风和阳光双重关照下,湿苔两三天就干燥起蓬,变成苔条。人工晾晒湿苔显然是靠天吃饭的活,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苔条的生产,也成了当地人亟待解决的困扰。
朱文荣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在西沪港畔的渔村里创办了“旭文海藻”,从事浒苔养殖、加工、出口及产品开发。
在朱文荣的浒苔加工车间里,浒苔要经过六道工序,包括沉淀、清洗、淡化、脱水、松散和烘干。每块成品浒苔要经过七道烘烤工序,上下穿透烘烤,以保证均匀受风受热。目前,旭文公司已经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浒苔生产企业,在国内拥有3/4的浒苔市场配额,在日本拥有1/3以上的浒苔销售配额。
近年来,朱文荣带着团队研发出了新型人工养殖海藻水槽,利用孢子集块技术进行设施化养殖,延长浒苔生产加工周期,让老百姓获得更大收益。目前,公司已拥有6项专利,培育出13个品种的海苔,在不同气候和海水环境都可以生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