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菜你听我解释

饭桌上

不可缺少的就是蔬菜

据说网上

流传着诸如“甲醛菜”的消息

发白的豆腐、袋装的金针菇、

被塑料胶带捆绑的蔬菜

都有可能含有甲醛

伤肝肾还致癌

“甲醛菜”?

是不是真的?

事实究竟如何?

市监君话你知~

什么是所谓的“甲醛菜”

蔬菜中的甲醛

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内源性甲醛

内源性的甲醛是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天然存在于许多食物中,比如蔬菜、菌菇、水果、肉类、鱼类等,这类甲醛含量极微少,对人体基本不会产生危害。

外源性甲醛

外源性的甲醛则是在食物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不当使用或违规添加的,这是造成食品甲醛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所谓金针菇、娃娃菜等新鲜蔬菜里有甲醛的说法,主要来自以往不良商家为延长储存时间、防止蔬菜腐败而添加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明确规定:

甲醛不得作为

食品用加工助剂生产经营和使用

随着食品技术的进步

防腐储存的处理方法有很多

而甲醛有很大刺激气味

很容易被发现

正常商家没必要冒着巨大风险使用~

蔬菜含甲醛有风险吗?

甲醛虽然是一种“致癌物”

但通过食物摄入甲醛的风险比较小

大家不必恐慌

一般说来,甲醛在食物中应用时,浓度在0.1%左右的溶液就可以达到防腐效果。而且甲醛是一种极易挥发的物质,正常情况下,运输、储存以及烹饪过程中都会挥发到空气中,残留量非常低。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甲醛的危害产生主要在于“吸入”,吃下少量甲醛并不会造成急性中毒,除非吃下大量甲醛,才可能导致急性中毒。

研究显示,如果不考虑其他食物的甲醛摄入,需要一天吃44.千克蔬菜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但事实上,一个人每天不可能吃下这么多的蔬菜。

如何降低“甲醛菜”的危害?

关于“甲醛菜”

如果大家不放心

可以注意以下几点,降低“甲醛菜”的摄入哦~

1.到正规场所购买

为了降低买到不安全食品的风险,建议到正规、大型的超市或者有相关资质的农贸(食品)市场购买食品。

2.多用流水清洗

甲醛极易溶于水,在洗菜过程中很容易被清洗掉。

3.食物要完全加热后食用

甲醛本身是一种易挥发的物质,在烹调食物时一定要完全加热,以降低风险。

4.食物多样摄入

食物的摄入过程中,应遵循“多样、均衡”的理念,食物多样摄入,减少单个食物的摄入量,可以降低食物中毒等问题的发生风险。

总结

其实,关于“甲醛菜”的这些言论

更多是用“夸张”的描述来博人眼球

请注意分辨,不轻易相信!

对待“甲醛食物”

要科学对待

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声明:载发此文出于更多分享,不做商业,不代表机构立场,如有相关事宜,请及时联系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