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都,李友训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发展现代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作者简介

张守都,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水养殖研究和科技管理

李友训,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技术和科技战略研究

来源:海洋开发与管理年第11期

文章摘要

海水养殖业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洋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蛋白质供给、粮食安全保障和带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是构建现代海洋产业技术体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文章通过梳理世界海水养殖业发展轨迹,分析国外发达国家海水养殖业的产业发展现状和经验,厘清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在当前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的路径对策建议,即加强产业顶层规划设计、构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培育现代海洋种业、持续推动养殖模式升级和实施品牌化战略,提升产品附加值等。

0引言

人类在多年前就已经有海水养殖的记载,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共同构成了当今海洋渔业的主要内容。近现代以来,随着繁育、养殖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海水养殖种类、面积和单产量都不断提高,海水养殖总产量也稳步提升,向人类社会提供了举足轻重的优质蛋白质,为世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重要水产品来源之一的海水捕捞业产量出现波动并长期增长乏力,海水养殖业被视为“能为全球食品安全和经济增长产生持续利益”的重要突破方向,是未来确保人类蛋白质供应和拓展食物来源的不可替代的途径。

1世界海水养殖发展概况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方主要国家的海水养殖技术较为先进,养殖产量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均居全球领先地位。但是,随着发达国家实现渔业捕捞现代化,以及受有关法律法规制约等影响,发达国家海水养殖业的规模在很长一段时间增长缓慢,海水养殖产量增加量并不高,而且占世界海水养殖总产量比重逐渐降低。但得益于完善的法律法规、先进的遗传育种技术和渔业设施工程技术以及成熟的产业发展理念,发达国家始终占据世界海水养殖产业科技发展高地,引领世界海水养殖产业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政治环境趋于稳定,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为发展海水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中,以中国取得成绩最为卓著,通过攻克海藻、对虾、扇贝、鱼类和海参重要养殖品种的繁育和养殖技术,先后掀起了海水养殖“五次浪潮”,并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海水养殖产量超过海洋捕捞量的国家和世界海水养殖产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世界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许多发展中国家海水养殖业不断兴起,并逐步发展成为本国的明星产业,例如厄瓜多尔的对虾养殖业、智利的三文鱼养殖业、印度尼西亚的海藻养殖业以及泰国、越南等国的对虾养殖业等,通过海产品养殖和出口为本国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养殖国家,年海水养殖总产量达.3万t,同比增长1.68%,海水加工产品.1万t,同比增长0.1%,出口创汇亿美元以上,对全世界水产养殖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总结过去几十年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政策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养为主的水产政策,年,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文件之后,我国水产业有了明确的政策基础,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二是科技进步。我国海洋生物科学家以海洋生物分类学为起点,不断开展海洋经济动植物的生物学和人工养殖原理研究,先后攻克了海藻、对虾、大菱鲆、扇贝和海参等重要经济物种的人工繁育技术和养殖方法,为之后海水养殖的“五次浪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养殖空间的不断拓展。随着养殖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可养殖物种的增加,在潮间带和浅海开展养殖的配套工程技术也不断进步,形成了浅海浮筏养殖、围堰养殖、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等养殖技术体系,极大扩展了海水养殖范围和空间,为海水养殖产量提升提供了空间保障。四是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我国居民对水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为海水养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基础。另外,随着海藻化工、水产品加工、保健品等行业的兴起,也加大了对海藻、水产品下脚料等原材料的市场需求,加速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快速扩张。

虽然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水养殖产业自身快速扩张,我国海水养殖产业暴露了许多新问题。例如养殖结构不合理、养殖种质退化、养殖空间紧张和环境污染严重等,海水养殖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在当前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要求既要注重提高海洋的开发能力,又要注重优化海洋开发格局,统筹陆海资源配置、经济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以及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的拓展,对海洋产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时代要求。因此,推动海水养殖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既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2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内外海水养殖的研究现状

本研究以“MarineAquaculture”和“Mariculture”为主题词,在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年10月到年10月的文献,共检索出篇文献。按照国家或地区的文献发文量来看,中国累计发表篇,占发表文献总量的25.93%,排名居世界第一位,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在海水养殖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较为活跃。紧随其后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挪威、意大利、加拿大、法国、英格兰和巴西,发表文章数量依次为篇,篇,篇,篇,篇,篇,篇,篇和篇,占该领域发文的比例依次为13.35%,7.90%,7.40%,6.81%,5.71%,5.56%,5.27%,4.41%和4.23%,同当今世界海水养殖强国基本一致。以上数据表明,发达国家依旧占据了世界海水养殖领域研究的前沿,而发展中国家虽然近年来海水养殖产业发展取得较大进步,但除了中国、巴西等新兴大国外,在海洋养殖科研领域的创新活动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按照研究方向的文献发文量来看,主要集中在海洋与淡水生物学、渔业、环境生态学、生物技术和应用微生物学、海洋学、其他科技主体、兽医学、微生物学、工程和农业等学科,发表文章数量依次为篇、篇、篇、篇、篇、篇、篇、篇、篇和篇,占该领域发文的比例依次为35.40%、31.73%、26.01%、7.96%、7.67%、6.04%、5.21%、4.77%、4.26%和3.34%。从以上结果来看,海洋与淡水生物学和渔业作为海水养殖的基础学科,依旧是当今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环境生态学排名第三位,较高的研究热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海水养殖的环境生态效应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而生物技术和应用微生物学研究的兴起也反映了现代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同海水养殖的学科交叉融合,也预示了未来生物技术和微生物技术的进步对海水养殖产业发展的潜在推动作用。另外,在兽医学、微生物学、工程等研究热点同海水养殖产业病害防控、养殖工程化等产业难点基本相对一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水养殖未来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走势。

基于上述检索文献,利用CiteSpaceⅢ软件的“TimeLine”功能进行了时间线图谱分析,描绘了海洋养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海底沉积物、抗生素耐药基因、海虱、三文鱼、微生物群落、微藻、海草和可持续性发展等是过去5年海水养殖领域的主要的热点聚类标签,表明上述研究热点无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都对海水养殖的现状产生了较大影响和扩展。同时,从时间维度来看,海水养殖从年的生长、存活、养殖环境互作、抗病等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