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常见于海产品,应避免交叉污染

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水、海底沉积物以及鱼贝虾蟹等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已在数量上超过沙门氏菌中毒案例,成为我国的首要食源性致病菌。

1生物学特征

革兰染色阴性,兼性厌氧菌,为多形态杆菌或稍弯曲弧菌。本菌嗜盐畏酸。对酸较敏感,对高温抵抗力小。本菌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很弱,可被低浓度的酚和煤酚皂溶液杀灭。

点击

2来源

其食物来源主要为贝、虾、蟹、鱼等海产品。另外因交叉污染和再次污染等,除海产品外,还有凉拌菜和熟食制品等。

3副溶血性弧菌特性

大多数的副溶血性弧菌是安全的,只有少数菌株有副作用。神奈川现象是广泛用于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是否安全的一种体外实验方法,它是由副溶血性弧菌产生的耐热直接溶血素(thermostabledirecthemolysin,TDH)而引起的,该物质能在特殊的血琼脂培养基上在菌落周围可产生一条β-型溶血环。因此TDH被认为是该菌的主要不安全因子。另外,TRH、尿素酶也有可能是某些副溶血性弧菌的不安全因素。

4检测方法

4.1国标(GB/T.7-)方法:氯化钠结晶紫增菌液进行增菌后→接种于氯化钠蔗糖琼脂和选择性琼脂平板,使包括副溶血性弧菌在内的嗜盐性弧菌得以分离→可疑菌落经氯化钠三糖铁斜面、革兰氏染色和嗜盐性实验进行初步判定→经生化试验以及动物试验进行确定其是否为副溶血性弧菌。

4.2最大可能数方法(MPN):样品匀浆在碱性蛋白胨盐增菌液(APS)增菌→接种于硫代硫酸钠柠檬酸胆盐蔗糖培养基(TCBS)来分离

4.3快速检测方法:PCR技术。例如,针对tlh基因建立的一种PCR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达到10CFU/g,而且检测速度快,从试样检测开始到获得结果仅需13h。

问题:为预防副溶血弧菌,我们在选择食物、加工食物、进食食物时应注意哪些?

专注于食品营养与安全,吃得放心,生活更开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