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口生鱼片,他的手臂就被医生截掉了

鱼,乃中国人餐桌上的必备食材。

杭州故有西湖醋鱼,徽州名菜臭鳜鱼,哈尔滨百年美食德莫利炖鱼,

就算没有鱼肉,

人们的饭桌上依旧有鱼香肉丝一饱口福,

可见鱼在中国美食中的分量。

相比这些名菜,

鱼的另一种外来吃法也深受喜爱,

这种吃法让鱼肉的鲜嫩口感发挥到极致,同样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那就是——

生鱼刺身。

生鱼刺身对鱼肉食材本身的要求颇高,

而澳大利亚,正是一个生产高品质鱼食材的宝地。

澳洲的海产品新鲜可口鲜嫩多汁全球闻名,

让来自五湖四海的食客欲罢不能。

许多华人来到悉尼的一个重要旅游打卡地,

就是悉尼的FishMarkt(鱼市)。

对于生鱼刺身的热爱,老编也不例外,

隔三差五便要去鱼市解解馋,

生吃生蚝、三文鱼和各种生鱼片…

可是,大家是否知道,

自然界总是这样,给你一颗糖,

再打你一巴掌。

既然它让我们尝到了生鱼片这样美味的糖,

那它扇来的巴掌,

一定就在路上…

事情发生在韩国,一名71岁高龄的老人就因为爱吃生鱼片,

在古稀之年,登上了澳媒的头条。

Dailymail:71岁老人因吃生鱼寿司被截肢

一口生鱼片,丧失一只手

这名71岁的韩国老人在一家寿司店吃了一份生鱼片,

鲜嫩的鱼肉和可口的酱料都让他无法自拔,

于是他一激动,

横扫了三盘生鱼刺身,

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而那时的他一定还不知道,

那个将他折磨的死去活来的魔鬼,

正在他的身体里发酵。

在饱餐归家之后,老人像平常一样靠在沙发上看着新闻,

一切似乎风平浪静,他的身体也没有出现丝毫异象。

可仅仅过了12小时,

他的生活就像颠倒过来一般,

据他所说:

“我从未感受过这般痛楚。”

就在他回家的几个小时后,

老人便开始觉得自己的左手发出奇痒,

起初,他以为是自己被蚊虫叮咬而发痒,

遂拿起药膏涂抹,

心想再过一会,痒感便会消散。

又过了一会,

他发现自己的左手竟然肿了起来,

之前的奇痒竟变成了现在的一触就痛,

整个左手甚至无法握拳,

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左手,

绝对不是被蚊虫叮咬那么简单。

可这时,一切为时已晚,

12小时后,

他的左手手心肿得像一个高尔夫球那么大!

并且开始发高烧,剧痛难忍。

他的手掌中有一个3.5*4.5cm大的水泡,呈青紫色,

同时,

手背和前手臂上也出现了的相似的症状。

●●●

前方高能!

以下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

12小时后,韩国老人的左手照片

老伴和孩子们都被他的病灶吓破了胆,

赶紧马不医院。

医生在看到老人肿的像球一样的左手后也百思不得其解,

这是烫伤?不像,

是虫子咬的?目前韩国境内怕是没有这么毒的虫。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医生仔细盘问了老人在两天时间内所去过的地方和做过的事,

这才恍然大悟——

让老人痛不欲生的罪魁祸首,

就是那几盘生鱼片!

这次的感染对老人来说是致命的,

这位老人本身就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肾病,

所以左手的感染更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医生把他的水泡挤破后,做手术将受感染的组织移除,并注射了抗生素。

尽管尽了最大努力,老人的情况依然越来越糟,

最终,老人的手严重坏死,

必须截肢。

据外媒报道,在老人食用了生鱼片的25天后,他的左手和前臂部分被截肢以防止坏死组织继续扩散。

截肢手术后,这名老人恢复的很好,

已经出院回家。

口服的生鱼片怎么会让老人落得如此惨烈下场?

所有在澳洲喜欢生吃海鲜的小伙伴们都注意了,

在你们爱不释手的生猛海鲜中,

顺着舌尖入口的,不止是鲜美的鱼肉,

还有它——

创伤弧菌!

它,可是全世界海鲜爱好者的终极杀手。

中国也有多人中招

前段时间,在中国,就发生了这样一起悲剧。

家住珠海的谭先生在处理海鲜时不慎被濑尿虾扎破手指,

由于当时只是渗出一点血,

他没有在意。

当天晚上,

谭先生突发高烧至40摄氏度,

整个右手手臂和手掌红热肿痛。

医院后,医生使用了多种抗生素为其治疗均无效果,

更糟糕的是,

谭先生的右手肿胀加重,

皮肤更开始流脓坏死。

医生预判,必要时需要对谭先生进行截肢处理。

只是被濑尿虾扎了一下手指,

怎么会走到截肢的地步?

医生在对谭先生的身体进行了细致的检查之后发现,

这一切的根源,

又是创伤弧菌!

同样是在中国,

来自台湾的一名男子也难免中招。

该男子对自己的肝硬化和糖尿病史一无所知,

并在与朋友聚餐期间食用了生蚝。

就在他刚刚吃完生蚝之后,便出现了有晕目眩、恶心干呕的症状,

最后,

直接昏迷不醒!

身边的朋友吓坏了,医院。

该男子随后被医生诊断出缺氧性脑病变,

一直处于休克昏迷状态。

在他醒来之后,他的后半生或将在床上度过,

全身瘫痪,只有眼球可以动…

而凶手,又是创伤弧菌。

不仅是在中国,美国的海鲜爱好者也难逃一劫,

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美国女子命丧海鲜

JanttLBlanc是一名美国人,

那一年,她正处55岁,正焕发着女性的第二轮美丽。

这一天,他随同丈夫,一起去往路易斯安那州旅行,

因为特别爱吃海鲜,

她便在当地的夜市上购买了生蚝,

囫囵吞枣般吃了下去。

可就在Jantt吃了生蚝之后,

她的身体上出现了明显的异状!

她的皮肤开始出现让人匪夷所思的红斑,

大块的红斑仿佛一缕红潮,

在她的腿上瞬间蔓延开来。

天真的Jantt还以为是海鲜过敏,涂了点药膏敷衍了事。

又过了一会,

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这些红斑周围出现了严重的溃烂现象,

并不断在她的身上蔓延!

Jantt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她的丈夫赶紧将甚至不能呼吸的Jantt医院。

毋庸置疑,在做了身体检查之后,医生将Jantt确诊为——

创伤弧菌感染。

他们立刻给Jantt进行了紧急手术,

并将她送到ICU进行实时监控。

可是回天乏术,

在经过20天的紧急治疗后,

Jantt还是告别了人间…

海洋杀手: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学名:Vibriovulnificus、俗称:海洋弧菌),

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

如果伤口暴露在含有这种细菌的海水中,

创伤弧菌会在伤口上繁殖,可能引发溃烂,

甚至导致组织坏死。

正是因为它无处不在又威力无穷,

遂被人们冠以称号——

海洋杀手。

感染创伤弧菌的途径有两种:

一是食入含有海洋弧菌食物,

例如生蚝、蚌类的海产及生鱼片;

二是从皮肤上直接感染,

可能是从事挖生蚝工作,皮肤上常会有伤口,创伤弧菌就适时地侵入体内。

人们在生食海鲜时容易感染海洋弧菌,

免疫力特别不好的人或是罹患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病人,

还有糖尿病患和酗酒造成的酒精性肝炎及肾衰竭的病人、常吃类固醇的人….

都是特别容易感染的族群。

若是从吃入的食物中感染海洋弧菌的潜伏期约为12小时至4天左右,

会发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烧或打冷颤,

随后下肢皮肤疼痛、红疹、水泡及溃烂等症状。

严重状况下会导致休克,

甚至是死亡。

因为此种途径发生速度非常快,且不易诊断,

所以死亡率相当高。

若从伤口侵入,

则在12小时之内皮肤会发生红、肿、水泡现象,

最后成为坏死性筋膜炎。

一般处理方式是切除溃烂组织,

甚至截肢。

这样危险的细菌其实距离你我并不远,

它存在于温暖的沙滩上,

也存在于悉尼逐渐入春的海水里。

在前段时间,

澳媒就创伤弧菌一事向悉尼的市民们发出了警告——

悉尼海边发现了该极具感染性的细菌

据报道,随着寒冷的冬日即将结束,

悉尼周围的海水也逐渐升温,

而这样的环境正好给创伤弧菌带来了绝佳的滋生场所,

使得创伤弧菌在悉尼周边渐渐蔓延开来!

据调查显示,

ParramattaPark、OlympicPark和Rozll周围的海水就非常有利于创伤弧菌生长,

而在这段时间内,

许多生猛海鲜都难逃创伤弧菌的感染,

大家在食用时,就一定要注意了!

请将食材煮熟了再吃

那么,如何才能杀死海鲜中的创伤弧菌呢?

你应该这样做。

要避免海洋弧菌感染的不二法门就是少吃生冷食物,

想要保命,

就得让你的味蕾消停一会了。

尽量将食物煮熟,海洋弧菌与霍乱弧菌一样,只要高温煮熟,就会消失殆尽。

国家卫生部目前已经将创伤弧菌列入了高危细菌的行列,

在卫生部的网站上,

也列出了多条预防创伤弧菌的办法,

小伙伴们一定要看好了啊!

1.避免伤口接触海水或生的海产。

2.彻底清洁及使用防水敷料妥善包紥伤口。即使是轻微或没有感染的伤口也应该立即治理。

3.前往街市时,避免皮肤接触污水。

4.留意海产的尖刺部份,如鱼鳍、虾头和蟹等以免被刺伤。

5.在处理生的贝壳类海产或其他海鲜时,应戴上厚胶手套。

6.避免进食生蚝或贝壳类海产。

7.彻底煮熟海产,特别是贝壳类海产,如蚝、蚬及青口等,应煮至贝壳打开。

8.妥善将熟食和生的海产分开处理,以免交叉污染。

希望大家在使用自己心爱的海鲜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时刻谨记食用食材的安全性,

在生鱼刺身的时候,

务必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商家啊!

编辑:小歪

右下角点赞哦~

小编写得那么辛苦,求求大家点个赞吧!

新媒体主编

曼达哥

资深编辑

陶陶

编辑

小歪洋戈猫宁

MlodyClia

诚聘精英

JOINUS

招聘Admin实习生!

工作内容:

1).协助文案工作,整理文件文档

2).电话、通讯、客户接待等

3).了解与制作各种报表

4).协助管理维护等

对您的要求:

1、有强烈责任感,踏实细心,善于沟通,有抗压能力;

2、善于独立思考和学习,有强大的信息收集和整合能力;

3、中英语言能力出众者优先;

表现优秀可以转正。

有兴趣者请将简历及文字作品发至主编邮箱:

amanda.zng

nanhaimdia.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