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祝裕
时机就要到了——数字化变革浪潮正以席卷之势在各个行业寻找爆发的机会,6月28日,余位建筑行业人士在中国数字建筑年度峰会上可以清晰地体会到,建筑行业数字化变革的节点将至。
“我们唯一可选择的道路就是通过数字技术的演进来加快我们的技术改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齐骥在峰会上表示,中国的建筑业要转型升级已是行业共识。
此前,建筑行业中已经进行了点和线的数字技术应用,使得行业内有了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但一套专业、完整、可落地的BIM+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已成为数字时代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新需求。
应时而使,建筑行业信息化龙头广联达在中国数字建筑年度峰会上,发布一站式服务的数字项目管理(BIM+智慧工地)平台(以下简称数字项目管理平台)。“平台能够解决建筑企业数字化碰到的困境或陷阱,真正实现全局最优。”广联达总裁袁正刚表示。
瞄准行业痛点航母级平台产品成支点
建筑行业曾长期以笨重而原始的形象示人,在技术进步的帮助下,传统的行业融入了新的基因。不过,体量庞大、数据繁多、管理粗放……粗糙的技术应用使得数字化对于建筑行业仍然遥不可及。
施工环节是建筑行业中的核心部分。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普遍会遇到“应用太分散、数据不统一、价值不明显”等技术和管理难结合的问题。
但在大趋势下,不转型就意味着生存空间的不断缩小。“全行业7%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在面对剩余93%的时候是一种不对称竞争,是一种降维打击,对于我们施工企业而言,为了求生存我们也要完成数字化转型。”来自北京建工集团的杨震卿表示,多数施工企业都有着强烈的数字化转型意愿。
杨震卿概括了行业内多数企业的“三多三少”。三多即传统经验、数据化场景以及离散数据多,三少即缺少数字化思维、缺少数字化工具、缺少专业化人才。这“三多三少”,反映出的是市场的痛点问题,行业数字化变革的数据基础条件,同时也是软件厂商的绝佳机遇。
施工企业是工具的使用者,而软件厂商则是行业的武器库。项目作为建筑企业管理的落脚点,如何利用BIM+智慧工地技术打造数字化项目,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必要且关键的一环。
广联达以“N体系”——一个理念、一个平台、四大技术和N个应用,对产业数字化进行了全方位覆盖。
一个理念即秉承数字建筑理念,一个平台就是统一数字项目管理(BIM+智慧工地)平台,四大技术是指依托IOT、BIM、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N个应用是一套兼容应用、开箱即用、开放给客户和生态伙伴的应用。它覆盖了BIM建造、智慧劳务、智慧安全、智慧物料、智慧质量、智慧生产、智慧商务等业务场景。
广联达的数字项目管理平台综合运用BIM和“云大物移智”等数字化技术,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做到全面感知和实时互联,实现施工项目管理的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从而驱动施工项目管理转型升级。
解决痛点问题的产品背后,是更为广阔的市场合作空间,数字项目管理平台解决了行业的迫切需求,也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数字项目管理平台对于施工企业而言相当于一个具有航母意义的武器。”杨震卿表示,不是有航空母舰施工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施工企业还应有相应的措施方法,也期待未来在平台应用过程中与广联达更加深入的合作。
创造更多价值龙头企业广联达率先布局
作为建筑行业信息化的龙头上市企业,广联达一直致力于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凭借20年信息化技术的沉淀、20年对项目管理业务的理解,数字项目管理平台提供了可一站链接百家设备的工业级物联网平台,这一航母级产品带来的转变是惊人的。
“所有业务板块在一个平台上都能看得到,整个项目情况一览无余,省去了以往到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项目的数据能够及时、真实、直观地呈现,而且界面可以根据我自己的习惯和需求来灵活设置。”一位项目经理讲述了使用广联达数字项目管理平台的体验,将产品形容为智能化的“战地指挥中心”。
对于使用者施工企业而言,数字项目管理平台实现“三个转化”:一是作业数字化,实现信息实时传递与留存,使管理更加立体,全面实时感知;二是管理系统化,实现统一数据标准,达成业务动态协同;三是决策智慧化,可供项目负责人合理高效决策,并及时预警风险。
在实现数字项目管理后,广联达数字项目管理平台还可以为合作伙伴带来技术、营销和资金三大方向的赋能,提供生态化解决方案,并借助自身营销渠道和行业资源进行规模化推广,以新金融+产业创投基金,推动互联网+建筑领域创新性发展。
数字项目管理平台这类一体化产品在我国具有市场稀缺性,就广联达自身而言,航母级产品撬动的是少有抢食者的蓝海市场。
业内预估,施工信息化市场空间巨大,可达千亿级别。其中,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基本工作单元,如果每个项目在施工阶段投入15万元到信息化,占比仅为投资额的0.1%左右,那么施工阶段信息化市场在中国可达千亿级别。如果广联达在施工业务的市占率达到10%,那么广联达的施工收入将达到百亿级别。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