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点钟,深圳海吉星基地的蔬菜交易区内大型货车川流不息,在蔬菜货区的摊位前,装满青菜的白色泡沫箱整齐地码放着。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在这里转上一圈,跟档主们聊聊天,就能对当天深圳蔬菜市场的供应情况心里有底。
这里的档主是最了解深圳菜价的一群人,他们大多讲不出什么是AI和物联网,但却知道提前在手机上进行来货报备,蔬菜进场会更快些;在系统上自主送检蔬菜,就不用多费口舌推销品质和安全。
深圳海吉星基地交易区(受访者提供)
数据采集,算是农产品数据上链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深圳市大白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产品负责人张运波介绍,数据采集方式如果不是业务驱动,势必会增加成本,从而影响供应价格,要尽可能地通过业务和需求来驱动数据的采集。
海吉星农产品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
“档主们能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增值服务,就会自觉加入到数据的采集中来。”张运波总结道。在今天的蔬菜交易区,智能手机和背后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已然像档口柜台上的账本和计算器一样,彻底融入了这一传统的行当中。
深圳市大白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产品负责人张运波
管理员人工巡查只靠一部手机
水果和蔬菜的价格变动,牵动着每一个老百姓的神经。近年来,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流行语“水果自由”“蔬菜自由”等,也将农产品的价格平稳,与人们的幸福感串联起来。
年,为保障农产品供应、平抑物价,深圳决定建立一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搞活大流通,时称“深圳市农产品批发公司”的深农集团在深圳罗湖区布吉河畔应运而生。在农产品流通环节,深农集团开创了“企业办市场、市场企业化”的先河,市场开业第二年,深圳的蔬菜价格比前一年下降了17%,水果下降了14%。发展到今天,深农集团旗下的高端批发市场品牌深圳海吉星被称为深圳的“总菜篮子”,蔬菜供应量占全市的70%。
深圳市数字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