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博物馆、辽宁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中心承办的“唐宋八大家”主题文创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正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
此次设计大赛,通过插画、海报、产品等表现形式,展现了“唐宋八大家”的家国情怀与艺术造诣,展示了作品的主题性、符号性、艺术性,让文物“活”了起来,在每一种色彩与结构中,彰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
展览现场。姜小馨摄
收到31个省区市参赛作品近件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自年12月2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以来,好评如潮。为增加展览公众参与度、丰富和延伸展览活动内容、适应观众多层次文化需求,“唐宋八大家”主题文创设计大赛随之启动,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近百所高校的师生、企业设计师、各类设计爱好者踊跃参与投稿。短短1个多月的征集期,收到参赛设计作品近件。经大赛组委会、专家组综合评审出的30件获奖作品及特邀设计师作品参加此次展览。
围绕“唐宋八大家”主题元素进行创作
本次大赛获奖作品围绕“唐宋八大家”主题进行创作,比如获一等奖的《江雪》,作者是来自苏州大学的陶一凡、朱兰静、黄茵。他们的作品以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为创作灵感,设计了一套高雅独特的茶杯礼盒套装,产品包含茶杯、茶盖、木勺及折叠收纳盘,共4件。茶杯的设计巧妙地将“雪景”与“渔翁”结合起来,一尘不染、清高孤傲;木勺仿照了船桨的造型,增添了产品的趣味性。折叠收纳盘的图案是浩瀚无边、空蒙苍茫的雪景,将“千山”与“万径”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潇洒又富有生气。产品简洁的包装设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句句诗句仿佛在拨动着读者的心弦,雪中的沉寂反而使人物更具特点。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班博翔的作品《唐宋集》获二等奖,这件作品通过对“唐宋八大家”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现代审美下的历史人物再现,通过当代设计语言,解读历史人物,将其形象应用在产品本身的设计以及包装上,使受众的记忆点更加明确凸显。获二等奖的《瑞鹤镇纸》由来自清华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项特雅、张智皓设计,它的灵感来源于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由于鹤代表长寿、吉祥,又是高尚品格的象征,因此,将画中仙鹤的元素提取出来,与书画中的镇纸相结合,将镇纸与书画意境融为一体,设计了这款作品。
同样获二等奖的“唐宋八大家主题文创产品——创意文具”是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陶艺工坊的曹余雯设计的。作品为创意文具,分为便笺本和印章组合两部分。主要围绕“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作品和相关事迹进行设计,其中加入一些与之相呼应的图案元素、书法元素和陶瓷元素等,以丰富作品内容。大家在学习、办公和生活中使用此产品时,随时都能感受到“唐宋八大家”的诗词文章之美。
让观者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就在日常生活中
特邀设计师作品大多是鲁迅美术学院师生的作品,这些作品将“唐宋八大家”的形象以抽象可爱的风格表现,提取了与人物相关的元素、故事、典籍,将元素图形化融入画面。让观者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表达文人不老、文化不老的精神意蕴。
文物展览曾经被认为是远离大众的、具有一定知识门槛的、高高在上的,现如今,其变得如此风靡、如此大众化,值得深思。“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
作为此次大展的延续,“唐宋八大家”主题文创设计大赛为何吸引这么多大学生参与?红色文化研究学者赵怀力认为,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人们有机会走进博物馆和珍贵文物亲密接触,这让文物历史文化知识得到普及,满足了人们对增进历史文化艺术了解的渴望。也满足了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所以这样高品位的赛事大学生喜欢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