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不少企业的节奏,不少行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然而,在印度有这样一家办公交流软件公司,在年疫情黑天鹅的影响之下,不但没有出现下滑迹象,反而实现了快速增长,在印度SaaS创业,就是这样一个千亿的蓝海市场。
Flock是由印度连续创业者BhavinTurakhia成立的一家办公交流软件公司。
年的新冠疫情似乎没给Flock带来任何影响,当世界上大多数公司都在濒临破产和供大于求的困境中挣扎时,Flock连续三个季度的收入都增长了40%,用户的平均在线时间也大增60%。
Flock负责产品“打入市场策略”(go-to-market)的总监GaurangSinha表示,疫情危机期间各企业远程办公的需求对Flock非常有利。当然,Flock并不是唯一从远程办公趋势中获利的公司。
随着企业客户对科技依赖的增加,很多印度软件创业公司在疫情期间都忙得不可开交。
这些软件创业公司为企业提供支持性服务,包括薪资处理、CAD(电脑辅助设计)、CRM(客户关系维护)、MIS(信息系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管理等等,企业客户有了这些工具就可以远程实现所有功能。
这些软件公司中大多数都是采用“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SaaS)的模式,或者是按订阅收取费用。根据预期,印度的SaaS市场规模将从年的60亿美元增长至年的亿美元。
从最近的趋势来看,这个预期数字并不是痴人说梦。
一、市场逆势扩张,科技巨头觊觎
金奈(印度第四大城市)一家名为Facilion的资管创业公司,采用的是物联网SaaS模式。Facilion在疫情期间四个月就已经达到了疫情之前十二个月的业务量。
Snapbizz,另一家SaaS创业公司,是做增值税收付软件的。CEOPremKumar表示,公司最近看上了正准备进行数字化转型的KiranaShop(印度大型连锁便利店)。
尽管上半年公司曾作出减薪决定,随着疫情业务出现了逆势增长,Snapbizz已经恢复了之前的薪资发放水平,甚至重新开启了招聘。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这些软件公司的扩张吸引了世界科技巨头的目光,而它们现在正争抢着入驻市场。
StartupSquares是个帮助创业者起步的平台。平台创始人VivekSrinivasan说:“有钱的公司基本就是直接复制已有产品,作为它们起步的基础。”
例如:印度首富MukeshAmbani的数字化服务公司JioPlatform就推出了JioMeet视频会议平台,它就是山寨版的Zoom。
微软旗下的企业聊天软件MicrosoftTeams发布后,美国通信软件公司Slack起诉了这家西雅图起家的科技巨头,指控其不仅抄袭产品,连广告都抄,谷歌则做了自家云端表格软件和同行AirTable竞争。
StartupSquares的CEOSrinivasan说:“Facebook抄袭了太多App,像个大杂烩一样,以至于实在无法再容纳有关校园的功能,只能为学生群体单独做了一款叫CampusforStudents的App。”
Campus是九月发布的,尚未在印度上架。尽管印度大多数SaaS企业蓬勃发展,也有整个生态系统中创业公司无法避开的挑战。
二、筹资难度增加,总量减少30%
年,印度SaaS企业们得到的注资第一次超过10亿美元。但今年,疫情所带来的经济衰退抑制了各方的投资活动。比如:很多投资者把钱放在已有投资里来抵消经济影响,而不再用来支持刚起步的企业。
咨询创业公司ResourceTree的总经理NShivakumar说:“由于投资公司纷纷将本准备在下面几轮注资创业公司的钱作为备用金了,很多公司的扩张受阻了。”
但天无绝人之路。六月份,在旧金山和班加罗尔均有分部的软件创业公司Postman得到了1.5亿美元的融资,从而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
九月和十月,又有一大批印度软件创业公司获得了融资:
专家建议,在这困难重重的一年,创业公司应该专注做算法业务,尽量自给自足。
“‘节衣缩食’势在必行,企业可能要暂时停止招聘,抛售公司资产或者精简成本”,新德里IT咨询公司Codleo的首席营收官RSMaan说道。
城市物流平台COGOS的创始人PrasadSreeram建议,企业也可以向供应商申请延长付款期限,与此同时向家人和现有投资者寻求支持。
尚未得到资本支持的新创业公司也有办法引来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