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海举行电商平台支持外贸出口产品内销暨“出海优品·云购申城”出口商品转内销活动启动仪式。界面新闻获悉,上海将按照自愿原则,分批推动家左右外贸企业进入电商平台,促成1亿件外贸商品登陆上线,力争达到百亿元商品销售额。
此前,在调研摸底过程中,上海市商务委发现,一批外贸企业表示受疫情影响,境外市场需求不足,国外客户订单缩减或取消,产品面临积压风险。
为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难题,上海市商务委第一时间与拼多多、i百联、爱库存等电商平台积极开展对接,为外贸企业联系内销平台。同时,针对外贸企业产品质量过硬、线上销售经验不足等特点,上海市商务委分3批,为近家外贸企业提供网上店铺装修、线上营销、物流配送等专业培训,并开设网上“微课堂”,帮助企业尽快熟悉国内销售渠道和规则。
各电商平台,纷纷在各自APP或网站开通上海外贸企业产品专区,包括服装服饰、家用纺织品、餐厨卫浴、日用消费品等各类商品,进一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购物需求。消费者可通过APP或网站浏览选购各类商品,以网购的方式体验各类“出海优品”购物新模式。
活动期间,各电商平台将为专区的外贸企业提供数据支持、流量资源,并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一系列支持措施。比如,拼多多承诺不收取任何佣金和服务费,爱库存承诺免收审核费、保证金,i百联提供“线上线下”双入驻模式等,助力外贸企业快速适应线上销售平台,打开国内市场销路。
爱库存联合创始人冷静表示,目前,爱库存针对性推出三大政策保障企业出口转内销:爱库存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让商家可以极速入驻;设立“出海优品,云购申城”专区,并为企业提供推广资源;为入驻的商家免费授权品牌经营,免收品牌保证金,并减免代运营费和仓储服务费。
除此之外,在上海“五五购物节”期间,爱库存还推出了三大安心服务,通过一系列运营举措与直播等形式,帮助平台店主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拼多多品牌发展副总裁令公表示,目前,拼多多已经针对上海外贸企业设定了量体裁衣的发展规划,比如,“五五购物节”期间,相关企业将陆续借助“多多直播”业务,建立私域化的流量空间,从而长期经营有相关需求的平台用户。
“后期,我们还将向上述企业全面开放需求数据和行业发展模型等信息,以帮助上海外贸企业实践以需定产,大幅降低其研发、生产的不确定性,从而以最低成本开拓内需市场、建立自有品牌。”令公说。
本次上线电商平台的首批百家外贸企业,绝大部分为拥有自主品牌或拥有国内商标的优质外贸出口企业,具有产品质量高、性能好的特点。市民可以足不出户,买到在国外市场上流行的大量优质外贸产品。
上海海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琛国际”)的旅行箱就是首批上线的产品,该公司的箱包行销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旗下品牌爱可乐创新的ECHOSMART智能箱包,还可以将旅行箱功能与手机端相结合,与APP情景联动,带有自动称重、智能解锁、远距离报警等功能,让原本单一收纳的旅行箱变身智能工具。
该公司合伙人杨燕凤表示,疫情以前,公司每年会生产约5亿元的产品,其中价值4亿的箱包都是要出口到欧洲、非洲等地的产品。从2月中旬开始,外国客户开始陆续取消订单,这导致已经生产的箱子卖不出去,资金无法回笼,甚至很难为员工发出工资。
为了让企业活下去,海琛国际决定将箱包产品以1到3折的的价格出口转内销,甚至原本价值元的旅行箱,现在只卖元,杨燕凤表示,这个价格仅为清理库存的成本价。
“虽说原本我们的自有品牌就有天猫旗舰店,但是仅这一个渠道还是很难清理库存,在新的电商平台开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杨燕凤说,“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上海市商务委及时帮助我们对接其他平台,27号和百联的人对接,当天就签好合同,并上架了我们的产品,这个速度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除了海琛国际,从4月28日到6月底,上海还将有大批外贸企业陆续登陆拼多多、爱库存、i百联等电商平台,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优质外贸产品。
根据计划,上海将按照自愿原则,分批推动家左右外贸企业进入电商平台,促成1亿件外贸商品登陆上线,力争达到百亿元商品销售额,使之成为一次近年来上海优质外贸出口产品的大巡礼。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表示,外贸企业登陆电商平台打破了传统企业与终端消费者之间的零售环节,消费者也能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各类商品。同时,“出海优品·云购申城”活动还可以发挥在线经济优势,积极推动外贸企业通过“云模式”开展国内营销推广,通过线上促销、工厂产线直播等宣传形式,加大出口转内销商品对消费者的吸引。
为了保障消费者畅购无忧,各外贸企业将签署线上销售商品质量声明,确保产品质量。各电商平台也将加大产品质量保障力度。比如,拼多多将为上线外贸企业自动匹配“正品险”标签,保障消费者买到的外贸商品均为正品,并可享受“假一赔十”保障,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安心的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