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为什么选择投资湖南来听跨国公司大佬

03:16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刘志雄剪辑陈加宁上海报道

11月3日至8日,正逢湖南—长三角经贸合作洽谈周(简称沪洽周)举行。3日下午,湖南在上海举行跨国公司恳谈会,面对面交流政企双方在投资和产业发展方面的看法建议。

同在3日下午,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推介会上,现场签约了13个投资项目,投资额.5亿元。本次“沪洽周”共签约88个省级重大项目,投资总额.88亿元。其中“三类强”企业投资项目14个,投资额.6亿元,包含世界强企业投资项目6个。

为何这些“投资”会青睐湖南、选择湖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跨国公司高管和上海市湖南商会会长谢东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梅塞尔集团中国兼亚太区首席执行官Dr.WernerHickel:

25年前我们就开始在湖南投资,目前已经投资了20亿元,现在初步计划再追加投资10亿元。不久前,我们在株洲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投资了一座制氢工厂,我们还将在长沙投资充装站、在湘潭投资新型电池材料的生产。我们对于下一步继续拓展在湖南的业务有了坚实的计划。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

博世于年落户长沙,产值每年都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速,现在正在开展第五期的扩产项目。这一切得益于湖南省和长沙市良好的经商环境。从我们角度来看,政府开展的效能提升、成本降低、企业和企业家的权益维护、政策落地等方面的行动,对企业支持力度非常之大。

首先,湖南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得非常好。正因此,博世把全球新能源车相关的研发技术中心落户在了长沙。同时,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和办事效益也在不断提升,比如外资的审批原来是在省厅进行,现在我们工厂附近的经开区就可以直接办理。

另外感受比较深刻的,就是湖南省在推广智能生产制造,比如“5G+工业互联网”上,行动力度非常大。我们公司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得到了积极的支持。

长沙也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基地,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供应链,所以博世一方面把新技术、新产品拿到长沙工厂,同时也把技术研发转移到长沙,希望在这个良好的汽车生态链中,博世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舍弗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刘泳:

湖南的营商环境特别好,最主要是湖南有一种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并且省政府的领导对未来新技术前沿科技的把控非常准确,在未来的、新的技术和产品领域以及市场领域的生态建设、商业布局非常完善,这非常有利于我们企业在当地的发展。

同时,长沙有足够的人才优势,有充足的大学生数量,有各种高科技人才,对我们企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这次跨国公司恳谈会的形式也特别好,我们企业能够和政府领导非常近距离地去交流,并就各自关心的话题,深入交流各自的想法。我觉得政府领导对我们企业特别关心,不但听取了我们企业的建议,还会精心地帮助企业,真正推进各种产业的发展和当地的营商环境的改善,这是我们企业希望看到的。

汽车工业面临百年不遇大变局,会有很多新的技术和产品,通过政府领导的精心布局,我们企业希望能充分用好当地的营商环境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打造能领先世界的新产品、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资深副董事长周永顺:

正大集团在湖南的投资额接近80亿元,产值一年也接近50亿元。湖南是农业大省,今后我们投资的方向会从生产加工制造往商业零售扩展,从种植、养殖到餐桌,为老百姓提供安全的食品。

在我负责的几个省中,湖南很有特色。一方面是湖南的消费在中南部几个省占有较大份额,更重要的是湖南的营商环境,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投资所在的市、县、区,大家都非常重视、支持产业的发展。

上海市湖南商会会长谢东海:

湖南在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上海的湘商可以带着先进技术、先进产品回家乡投资。湖南这些年营商环境在不断改善,对企业而言,事实上就是物流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市场的竞争,湖南有市场、有环境。

我们每年都会组织一些湘商企业家回家乡重点考察一些项目,特别是有资源优势、产品优势或者市场优势的项目,大家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