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中国年10月17日消息,近年来,随着全民消费的不断升级,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旨在改善家庭生活质量的小家电行业规模也一再扩张。新技术的注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传统小家电产品的的升级与革新,得到了消费市场的认可。作为“快消品”的小家电,因廉价及更新快而被视为下一个商业蓝海。一些大家电企业更是携带“智能化”标签杀入这场混战中,企图分一杯羹,而迅速布局产业链的背后,却存在小家电的质量难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消费者的物质生活已得到了极大提升,对小家电产品的消费已不再停留于满足生活需求阶段,而是追求品质生活,随之小家电逐渐在市场上活跃起来。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期间,家电销售平台京东家电上以吸尘器、挂烫机、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改善型品类整体规模五年增长了近20倍。小家电产品销量倍增的同时,小家电的安全问题也变得不容忽视。
在近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中,北京市工商局对北京市市场上销售的小家电进行了质量抽查检验,而奥斯克、中伟美业等品牌现身黑榜。抽查检验结果显示市场上销售的小家电商品存在标志和说明、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输入功率和电流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目前小家电市场呈现大产业、小公司、低门槛的格局,门槛低主要表现在资金门槛低与技术门槛低,这就导致许多企业可以更为容易地进入并分一杯羹。如荣事达、飞科等一些大家电企业为了获得小家电市场的份额,纷纷推出自己的品牌产品,但在产品生产中实行外包,产品质量大打折扣。同时,鉴于小家电产品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且行业准入门槛低等因素,很多小企业也加入到小家电产品的生产制造阵营中,但由于技术水平低,容易产生产品质量较难保证的问题。
伴随着大家电市场的成熟,小家电发展的市场空间更为广阔。小家电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也使得其商业蓝海版图显得更为清晰。而为了更好地扭转当下小家电“质低价廉”的局面,企业向高端产品市场转型布局,并不断淘汰低端产品,以此满足消费者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
对此,在家电产品市场整体走向中高端和细分化的趋势下,小家电产品的升级不仅要在技术、健康、环保、智能方面深度挖掘,更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但很多家电企业一味的追求产品的智能化,而忽视了“质量”。在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的大潮中,小家电要想站稳脚跟,唯有品质优良、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能受到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