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
老年人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也在随着社会发展而更新。中产阶级追求“品质养老”,带动养老服务需求提升。
新京报记者任娇设计任婉晴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的13.5%。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约到年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年以来国家已陆续出台一系列措施,涉及养老服务、劳动力供给、科技创新、文化产品服务、金融支持、优化计生政策等多方面。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养老产业已成为蓝海市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通过数据拆解银发经济时代背景下,哪些市场领域将扩容?老年人的钱和时间都花在了哪里?银发经济又催生了哪些“适老化”红利?
━━━━━
中国老龄化加速
每个中国人就有18人超过60岁
从年至今,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速度加快,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18.70%,这意味着每个中国人中,就有18.7位老年人。这一数字在过去20年中增长近一倍。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46%,年至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44%;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
同时,我国人口结构正在经历显著变化,老龄化成为我国未来长期面临的人口问题。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年年底,全国共支出老年福利经费.7亿元,养老服务经费.3亿元。
我国农村是人口老龄化大潮冲击的第一站,老龄化速度快于城镇。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比城镇高出7.99、6.61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我国68万个乡村中目前约有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面临着乡村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进展迅速、养老模式单一、养老设施严重不足以及城乡养老资源差距巨大等众多问题。
根据联合国年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中国人口在年达到高峰之后将迎来持续性的人口缩减,而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持续上升至年。
由于总人口增速与老龄人口增速在年-年之间的错配,在这三十年间65岁以上老龄人口预计从1.72亿增长至3.98亿人,占总人口比将由14.03%增至29.83%。此后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将持续增加,在年达到30%之后,还将继续保持缓慢的增长。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全球大国都要面对的社会性问题,中国人口老龄化在全球处于什么水平?在年世界主要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中,日本达27%,老龄化问题最严重,其次是意大利23%,德国21%。
━━━━━
哪些省份老年人口最多?
9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5%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年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人,占比13.50%。山东65岁及以上人口最多,达.41万人。四川、江苏紧随其后,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为.76万人、.65万人。此外,河南、广东、河北65岁及以上人口超千万。
湖南、安徽、浙江、湖北、辽宁、广西、重庆、江西、陕西、云南等10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位于万-0万区间。西部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较小,宁夏、青海、西藏65岁及以上人口不足百万。
13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全国平均水平,9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5%。其中,辽宁老龄化最为严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最高,达17.4%;重庆位居第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7.1%;四川排名第三,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6.9%。宁夏、青海、广东、新疆、西藏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不足10%。
35个大中城市中,重庆60岁以上人口数量最多,有万人;第二位为上海,有.5万人,西安位居第10,有.5万老人。
在人口结构方面,深圳是“最年轻”的城市,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5.36%,而大连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24.71%,这意味着在大连,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城市养老压力最大。
━━━━━
中产老人追求“品质养老”
医疗支出和社交娱乐消费大幅提升
老年人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也在随着社会发展而更新。中产阶级追求“品质养老”,带动养老服务需求提升。
年,城乡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约为元。从支出结构来看,日常生活支出占61%,医疗费支出占22%,社交娱乐支出占13%,其他支出占4%。
医疗支出和社交娱乐支出占比较年全国老龄办的统计数据有了明显提升,分别增长了9.2%和9.8%,说明老年人对于健康和文娱生活的追求明显升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数据发现,这届老年人对于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使用率增长超30倍。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老年群体对于移动社交媒体与移动电商平台的使用率不断增加,年中国移动网民中银发人群规模已超0万人次,人口占比达10.4%。虽然目前社交媒体在老年群体中的渗透率较低,但用户规模、使用时长都在逐年增长,老年群体也日渐成为中国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的蓝海市场,潜力凸显。
同时,老年人健康类需求始终居于首位,日常生活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也是今后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
根据年全国老龄办的统计,38.1%的老年人需要上门看病,12.1%的老年人需要上门做家务,11.3%的老年人需要康复护理服务,10.6%的老年人需要心理咨询服务,10.3%的老年人需要健康教育服务,9.4%的老年人需要日间照料服务,8.5%的老年人需要助餐服务,4.5%的老年人需要助浴服务,3.7%的老年人需要老年辅具用品租赁服务。
━━━━━
银发经济背后的“蓝海”
养老服务和床位数还存较大缺口
“银发经济”背后的养老产业还是一片蓝海。数据显示,年-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按消费额计)年复合增长率为15.2%,老年群体人口基数庞大带来巨大人口红利,且现阶段中国银发经济相关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潜能并未充分释放。
据艾瑞咨询数据,年中国养老市场规模已超6.5万亿,在年我国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7.7万亿元,年养老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0万亿元,年达到22.3万亿元。大量消费水平较高、消费理念相对较开放的中等收入人群在未来5-10年后步入老年,品质性和享受性养老服务的需求量将呈上升趋势。
中国养老模式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
年2月,民政部发布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的养老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护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我国目前对老年人需求的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全国共有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51.1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9.1万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65.7%。
年,我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20.4万个,养老床位各计万张,比上年增长6.6%,每千名老人所拥有的养老床位30.5张,但与先进国家的50-70张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养老院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例如智慧养老服务)的建设均有待提高,针对较年轻且能自理的老年人的服务提供量更有很大缺口,同时,老年人的康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