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是挪威卵季鳕鱼的捕捞高峰期,来自全球各地的海钓爱好者都会聚集到挪威北部的罗弗敦参加世界鳕鱼垂钓赛。这项大赛不仅是专业选手间的较量,更是一项挪威大众广泛参与的活动。当捕鱼从养家糊口的工作变成全民参与的大众活动,是挪威近半个世纪以来不断发展和革新之后的新面貌。挪威拥有长度比肩赤道的海岸线,更拥有发达的海洋捕捞业和养殖业,是世界第二大的海产品出口国。
专业的渔民,全面的监管
相关数据报告指出,如今挪威从事远洋捕捞的渔民年收入大约在70-80万挪威克朗(折合人民币55-63万左右),是一份体面的工作,而早在20世纪60年代,想要通过远洋捕捞维持生计可是一份苦差事。收入的变化,提高了挪威渔民的生活保障,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用更加专业、科学的方法捕捞深海鳕鱼。
挪威政府在提升渔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渔业管理体系,通过一系列科学、体系化的规范来确保本国的渔业资源能够科学、可续地被开发利用。
以一个从事深海鳕鱼捕捞的渔民为例,首先他个人及所在渔船都需要获得执照,之后才能在指定的区域内完成自己的配额捕捞,如果有违反的情况将会被吊销执照。有序可控的捕捞,让渔民能够在完成捕捞任务后第一时间返回,将新鲜的深海鳕鱼进行加工,另外,严格的管控也能保证优质的深海鳕鱼资源不会因过度捕捞而枯竭。
海量出口,品质保证
挪威作为全球第二大的海产品出口国,每年有约万吨的海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当中有约20万吨的海产品出口到中国市场。在挪威出口中国的海产品中,捕捞自北极的深海鳕鱼是当中占比最高的。这些由专业渔民捕捞自挪威北部北极海域的深海鳕鱼,肉质鲜嫩紧致,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是中国消费者餐桌上优质的海鲜产品,并凭借出色的品质已经得到了中国消费者认可。
挪威的深海鳕鱼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一方面取决于优质的原材料,另一方面也是挪威海产局为代表的挪威官方机构和生产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定点、定额捕捞,促使渔民在第一时间将新鲜捕捞的鳕鱼送到工厂进行加工;严格的生产规范要求生产企业严把质量关,用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制作深海鳕鱼产品,减少加工对于的鳕鱼营养的损害。
数据分析表明,仅年,挪威北极鳕鱼的对话出口额就高达8.56亿挪威克朗(折合人民币6.87亿元),作为挪威历史最悠久的食品品牌之一的伟鳕罗蓝(VESTERAALENS)则是这场鳕鱼贸易中的佼佼者,借助优质的原材料和科学的生产管理向中国消费者提供营养丰富的深海鳕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