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搜索」
诗画威海,山海泽库。如果行驶在威海南部30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上,沿着宽敞的山海公路,走进这个群山环抱的小镇里,满目皆绿意,处处是风景。
泽库镇海域滩涂养殖达两万多亩,海参、虾类、贝类、牡蛎、紫菜等多种名优海产品物产丰富。为进一步优化水产养殖结构,促进近海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今年以来,泽库镇积极指导养殖户转产转业,不少海产养殖企业陆续将紫菜养殖转型为牡蛎养殖,打造“文登蚝”品牌,实现养殖资源的合理、有序、规范化利用,促进文登区牡蛎养殖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焕发了新活力。
为进一步扩大“文登蚝”知名度,叫响“文登蚝”品牌,泽库镇开发高端牡蛎市场,指导企业成立文登区首家牡蛎养殖研究协会,推广三倍体牡蛎养殖,严把牡蛎质量关,强化对文登牡蛎养殖户规范化、科学化、产业化方向引领,组织学习牡蛎新型养殖技术、新品种推广,泽库镇牡蛎产业向高端产业化大步迈进。
润福堂海洋生物科技项目是泽库镇去年引进的一个以高端牡蛎、紫菜养殖以及精深加工为主的海洋生物科技项目。“现在,润福堂已经是文登最大的牡蛎养殖基地,拥有两万亩的海上养殖区,近期我们又在推进陆地加工车间建设。”润福堂海洋生物科技项目总经理张希海表示。如今,润福堂海洋生物科技项目可年产高端牡蛎吨、鲜紫菜吨,预计实现销售收入万元以上。同时,项目充分发挥了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促进泽库镇牡蛎养殖业的提档升级发展,提高高端市场份额,带动辖区上下游牡蛎养殖户、加工户提质增效,泽库牡蛎正向着产业链高端“生长”。
银泽生物科技、海宽海洋生物科技、洋德海洋科技等企业,与省海洋生物研究院、黄海研究所、鲁东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省内知名高校院所,开展了海参、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育种领域的科研研发;山东省海参首席专家李成林教授科研团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贝类)头足类种质资源与繁育科学家陈四清科研团队、山东省贝类良种工程首席专家杨建敏科研团队,研发了海参大水面高产养殖技术、三倍体牡蛎培育技术以及海马育种技术,在海洋生物高效综合利用、海洋生物新产品研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创造了具有影响力的海洋种业品牌。
立足滨海资源优势和良好的育苗产业基础,泽库镇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以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不断推进科技进步、结构优化、资源富集、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的现代海洋种植业建设,强力推进海洋种业产业园区和滨海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区建设,实现双轮驱动,协同发展,一个产业鲜明、生态宜居、文旅融合的现代滨海小镇已初现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