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大草原乳飘香,伊利奶粉美名扬……从内蒙古大草原走出去的孩子,几乎无人不会吟唱这支童谣似的经典广告歌。从纯牛奶、优酸乳到金典、安慕希、QQ星,再到畅轻、巧乐兹、谷粒多……伊利的品牌总能伴随一个时代的成长。
“品牌价值就是伊利价值的集中体现。”近日,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在接受上证报专访时表示,近年来,通过品牌升级和精准营销,伊利不断增强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使伊利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公司已拥有“伊利”母品牌及20余个子品牌,其中,3个品牌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11个品牌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BrandZTM最具价值中国品牌强”榜单中,“伊利”品牌再度蝉联最具价值中国品牌榜食品和乳品行业第一。
从多维度实现价值最大化,伊利坚持用行动与实力回馈投资者。上市23年,伊利累计实现净利润.92亿元,实施现金分红19次,累计现金分红.43亿元,分红率高达58.71%。
“伊利即品质”
年,是伊利股份登陆A股市场第22年,这一年伊利对中长期战略进行了全面升级,未来公司将横跨大健康领域实施多品类布局,成为健康食品行业的引领者。而践行这一战略的核心则是,公司坚守多年的“伊利即品质”信条。
张轶鹏表示,“伊利即品质”是企业发展中始终不变的信条,也是坚守“质量领先”战略,持续贯彻落实“精准营销、精益运营、精确管理”的经营方针,以及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年,伊利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9%,营业收入较上年实现百亿级增长达到亿元,创历年最大增幅;实现净利润64.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8%。
在张轶鹏看来,质量是伊利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从上游奶牛养殖到中游产品加工,再到下游营销服务,伊利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质量关卡。
在加工环节,伊利从源头、出厂、物流到终端均建设了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其中还包括一个类似第三方的巡查队伍。“仅仅管好自己还不够,我们还要管好物流商、经销商及终端销售等。一旦在巡查中发现违规问题,小到罚款、大则取消合作资格。”张轶鹏说。
在坚守“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下,公司更以严苛的标准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保障。张轶鹏透露,伊利的质量管控有“三条线”,一是国标线(国家标准线),也是产品检测要达到的基础线;二是企标线,检测标准要在国标线的基础上提升50%;三是内控线,在企标线的基础上再提升20%,这也被视为企业的警戒线。正是在这“三条线”的层层把关下,伊利才确保了值得信赖的产品品质。
而这“三条线”也令不少海外供应商对伊利的质量管控折服。目前伊利已经与SGS(瑞士通用公证行)、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国天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持续升级伊利全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伊利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能力。“伊利已经站在全球标准之上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和营养健康。”张轶鹏说。
创新是常态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伊利的品质保障离不开创新。张轶鹏坦言:“创新是伊利的常态。”从产品到技术、从商业模式到学术研究,伊利的创新基因无处不在。
“坚守品质信条,不仅是产品质量,还要全方位满足消费者营养健康的需求,满足更好的消费体验,伊利要做到比消费者更懂消费者。”张轶鹏表示,伊利将不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力度,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强化消费者需求洞察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及创新支持与服务,不断拓宽研究领域,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健康食品。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