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带来22万亿规模市场
《规划》的一大亮点就是提出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同时,通过创新能力提升、生物医药技术惠民、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生物经济先导区建设等七大工程,进一步为生物医药的发展指明方向。
《规划》提出生物经济发展阶段目标:到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对此,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白京羽表示,通过5年的努力,力争到年,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达到22万亿元。
在生物医药领域,高技术壁垒的行业将逐渐成为生物医药的主导。实际上,在《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着眼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能力,重点围绕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精准医疗、检验检测及生物康养等方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要加快疫苗研发生产技术迭代升级,开发多联多价疫苗,发展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治疗性疫苗,提高重大烈性传染病应对能力。推动抗体药物、重组蛋白、多肽、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等生物药发展,鼓励推进慢性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和罕见病的原创药物研发。
《规划》不仅带来万亿级规模市场机遇,还将在北京试点建设生物经济先导区。同时,为提升生物经济创新能力,《规划》从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优化创新发展区域布局、深化生物经济创新合作4个方面进行部署。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奠定源头创新优势。《规划》提出,加快发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推动以单分子测序为标志的新一代测序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基因测序效率、降低测序成本;发展基因诊疗、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新技术,强化产学研用协同联动,加快相关技术产品转化和临床应用,推动形成再生医学和精准医学治疗新模式;部署开展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作用机制及针灸作用原理研究。
同时,面对行业痛点,加大产学研合作、建设关键共性生物技术创新平台成为发展趋势。《规划》指出,围绕重大疾病预防和治疗,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研究型病房,加强医工、医校结合,试点开展临床研究制度创新,提升医药卫生成果转化和功能验证能力。《规划》还提出,要加强生物企业上市培育,进一步加大对生物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的支持力度,吸引优质生物企业在主板和科创板上市。
“药”飞的三大优势
《规划》风起,锐者早已嗅到先机。正在发生变革的产业,永远把机会留给做好准备的地区。多年来,北京经开区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从技术创新到政策服务,再到产业生态,形成三大优势。此时国家出台“十四五”顶层规划,将为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领先产品的布局上,北京经开区早已形成疫苗、创新药、重组蛋白等技术领域的优势布局。
目前,北京经开区的一些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义翘神州11天研发出新冠病毒重要靶点重组蛋白,在全球首发上市;百普赛斯10天开发出新冠病毒变异株全系列产品,为科技抗“疫”提供关键试剂。近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奥密克戎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序贯临床试验启动,首次在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中开展该疫苗序贯临床研究,这也是目前全球首个人数最多、启动最早、设计全面的奥密克戎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序贯临床。而在这一面向变异株的新冠疫苗之前,年6月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供应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首批新冠疫苗,已经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正式下线。在年,仅用58天、97天、98天,北京经开区便协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建成三个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年产能达50亿剂,累计供应国内外超17亿剂,在全球多个国家获得紧急使用或市场准入。此外,智飞绿竹已有4个细菌性疫苗上市,神州细胞研发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14价HPV疫苗……
在医疗器械领域,GE医疗推进医疗设备国产化,全球每3台其供应的CT扫描设备就有2台来自北京,赛诺威盛研发的大孔径CT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在核酸和mRNA创新药赛道,悦康药业加强核酸平台建设,进军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反义核酸药物CT;在NGS领域,安诺优达、予果生物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频频首创技术平台……“创新”成为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领域的一张新名片。
在创新平台的搭建上,北京经开区注重打通产学研用的通道。去年,北京经开区首家临床研医院——医院开业,可提供临床1期、2期的试验服务,为区内生物医药企业解决研发及市场化过程中的临床瓶颈问题,补齐生物医药创新链条。此外,北京经开区还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促中医药产业跃进发展。
为解决行业共性问题,将技术创新更快地转化落地,北京经开区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领域率先搭建“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全环节服务体系。概念验证平台弥补了科研成果与市场化产品之间的空白环节,帮科研人员迈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步”,CTC国际医疗技术创新转化中心已经帮“亿盛欣”实时经皮穿刺介入遥操作手术机器人、超声光散射断层双模式乳腺成像系统等5个项目已实现了产业化落地;为中小微企业在技术信息、咨询、开发、验证、推广以及产品研制、设计、检测方面提供服务,北京经开区布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安诺优达、索真医学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都通过租赁园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降低了研发成本;中试基地则满足新药企业的产品放大试生产需求,助力企业在成果转化关键环节提速,珐博进自主研发的国产1类新药罗沙司他,便是从园区中试基地交付出厂。
经过多年发展,产业生态已搭建完成。北京经开区聚集起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产业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不仅有阿斯利康、GE医疗、悦康药业、康龙化成、昭衍生物等龙头企业,北京经开区还培育出一批上市的潜在龙头企业。
“铛——”今年3月,首药控股上市,北京经开区的虎年第一股便来自生物医药领域,而从去年区内新上市企业数量来看,11家企业中5家都是生物医药企业,占比超45%。其中,京东健康发力智慧医疗,加科思多个在研项目有潜力达全球前三,百普赛斯正步入国产重组蛋白龙头企业行列……有生力量正蓬勃生长。
数据显示,年,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产值超亿元,同比增长两倍,该产业产值占北京市近六成,产业“虹吸”效应持续增强。
打造全球影响力产业集群
随着《“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发布,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下,如何更好地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产业?北京经开区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创新产业集群破题。
根据《“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建设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北京经开区将以医学临床应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生命健康急迫需求和长远需要出发,聚焦疫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肿瘤靶向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和人工智能大健康,依托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融入“两区”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积极引导“三城”创新成果落地经开区,打造创新生态体系,建立研发、临床、审批、产业化紧密衔接的服务机制,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创新策源地,到年产业集群总规模突破亿元。
其中,聚焦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大健康产业集群三个方面,明确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重点。即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重点推进疫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肿瘤靶向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和人工智能大健康;建设生物医药中试研发生产基地、高端生物技术创新产业园等项目。在医疗器械产业方面,重点发展植介入设备、医学影像设备、穿戴医疗设备等。在大健康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医疗康复、医养结合、中医保健、高端医疗服务业;建设亦庄生命健康产业区、微生态健康研究院。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经开区便已超前完成该产业突破亿元的发展目标。北京经开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围绕新型疫苗、细胞治疗药物、基因治疗药物、肿瘤靶向药物、高端医疗器械、智能诊疗设备等产业,发布医药健康产业支持措施,加速提升生物医药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一季度以来,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持续发挥稳定器作用,实现产值.9亿元,同比增长5.1%。“创新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持续突破,悦康药业自主研发的核酸药物CT距离上市更近一步,义翘神州和百普赛斯开发出新冠病毒核心试剂,GE医疗新增国产CT设备,和华外科首款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获批……同时,平台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陆续启动,全国首个细胞治疗中试基地更是建成即投产,迎来首家企业落户。
北京经开区产经政策研究院表示,加快发展生物经济,是把握未来竞争主动权、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正处于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生物产业迅猛发展时期,“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从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北京经开区将持续聚焦生命科学前沿科技、医工交叉新兴业态、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推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高端化发展,培育百亿级规模的龙头企业和“重磅产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记者:孙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