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于新市民的话题在金融圈火了一把。
这主要源于3月4日中国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发布的一个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到,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做好与现有支持政策的衔接,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有业内人士认为,围绕新市民的工作与生活消费所产生的业务机会,有望成为消费金融蓝海市场。那么,新机遇之下,哪些机构能分得一杯羹?对此,持牌消金又有哪些新动作?
3亿人背后的新机遇
所谓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
通知指出,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要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其中就包括:加强对新市民创业的信贷支持,加强对吸纳新市民较多区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丰富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合理满足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需求。
此外,通知还提到将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其中包括:因城施策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符合购房条件新市民首套住房按揭贷款的标准,提升借款和还款便利度;优化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务,针对新市民在进城、落户过渡阶段的差异化金融需求,为其购买家具、家电等合理提供消费信贷产品等。
“这个政策通知很细致且专门针对新市民这一具体客群,显得很新颖,金融监管政策的‘精准滴灌’体现得淋漓尽致。”江苏苏宁银行金融科技高级研究员孙扬评价道,从通知内容来看,监管主要目的是要做透普惠,围绕普惠客群的具体特点需求进行量身定制,包括在创业、就业、子女上学、医疗、养老、消费等方面,通过数据、信息化开发出精准服务新市民的金融产品。
如今,新市民正日益壮大,仅目前就约有3亿人。在业内看来,为让城市里的新市民落地生根,金融机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其中,作为近距离触达新市民的消费金融业务,尤其被看好。
《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主题调研报告》显示,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消费金融用户在50%以上,24-35岁之间的用户合计在70%左右,而这恰恰说明消费金融业务可以满足新市民的金融需求。
孙扬指出,政策利好下,金融科技公司可充分挖掘互联网、政务、公共事业等大数据,为保险、消费金融、小微贷款等开发针对性的风控模型,提供给持牌机构;而银行保险、持牌消金等金融机构,则有机会借助这一政策,和政府、数字经济平台等更深入地合作,对账户、结算、增信、非金融服务能力等充分整合,更好地将金融服务嵌入到新市民生活工作中,让新市民不出门、不到网点、不下载App就可以享受到金融服务。
仍有多个痛点待解
虽是新机遇,但背后挑战不少。
首先就是部分新市民由于工作相对不稳定、信贷记录较少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模式难以很好识别。
正如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指出,此前传统金融服务在解决新市民金融需求方面,一是缺乏意识,对新市民缺乏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