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许洁
7月21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上海西门子开关有限公司的一座全流程柔性自动化智慧物流工厂,只见工厂内四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正在卖力工作。该工厂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工厂在完成了智能升级后,入库效率提升2.5倍、出库效率提升2.15倍,存储面积减少50%,送料及时率和准确率获得极大提升。”
可以说,这种智慧物流工厂的建成可以解决大部分企业离散式生产在定制化需求时代的物料管理和效率瓶颈,让智能制造和柔性制造的价值得以最大发挥。
记者获悉,为上海西门子开关有限公司部署这套智能设备和创新方案的是来自中国的一家智能机器人企业——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极智嘉)。资料显示,极智嘉成立于年,总部位于北京,业务遍及亚太、欧洲和美洲地区,在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全球化销售、运营和服务能力。
近日,记者专访了极智嘉创始人兼CEO郑勇,其针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以及智慧物流行业的前景等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定位依然是一家机器人产品公司
记者:在产品方面,极智嘉现有产品矩阵覆盖了机器人拣选系统、搬运机器人、分拣机器人和智能叉车、托盘四向车系统。除了机器人销售和租赁业务,公司产品方向和落地场景还有哪些?
郑勇:极智嘉在建立之初就是想做一家机器人公司,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迎来了发展机遇,所以我们做的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产品,并且选择从物流行业切入去做商业化落地。商业化落地场景也在不断反哺我们实现技术积累。
作为一家机器人公司,我们希望在物流产业生态有自己的地位,希望可以更好推动智慧物流发展变革。物流机器人仍是一个新兴行业,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不管是机器人场景,还是做仓库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又或做供应链优化解决场景,都是为了让智能物流机器人更好地落地,让价值和效果最大化。
但是我们最核心的定位依然是产品公司,希望可以与不同的产业伙伴去合作,输出我们对于机器人系统部分所探索和积累的经验,赋能合作伙伴实现更大规模的机器人落地。从更长远来看,我们可能会从智慧物流场景,延伸到更多其他商用场景等等。
今年会有革命性的技术出来
记者:您认为极智嘉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郑勇:机器人产业会跑出很多优秀的公司,但是与互联网行业的差异是比较大的,这个行业应该会更加分散。机器人产业里面,我觉得最重要的根本还是技术,想要成为一家真正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公司,背后不能说只是规模的领先或者销量的领先,更重要的是技术领先。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技术开始同质化了,大家虽然在细节深度上会有一些差异,但总体来说没有特别革命性的差别。但我们相信今年会有革命性的技术出来。
公司今年上半年做了去年全年的业务量,而且这个量还一直在快速增长,我们自己也感觉到爆发点要来了。虽然我们的产品受到了市场认可,但是怎么快速敏捷响应客户需求依然是难点,响应速度不够可以说是技术型公司的典型特点。
另外,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客户项目太多,怎么能够做完?项目的快速实施变成了发展的瓶颈。我认为解决瓶颈,还是要加强自己的技术,还是要用技术手段让系统快速定制化,让系统有更灵活配置的能力,快速匹配客户的需求。
此外,我们也希望能发展更多合作伙伴,向ERP公司、卖机械手的公司学习,希望在物流领域可以逐步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生态,推动全球智慧物流变革。
欲追求业务规模的增长
记者:公司能为客户创造怎样的经济价值?什么时候开始实现盈利?
郑勇:在为客户创造价值方面,我们一般给客户2-3年的投资回报期,做解决方案和定价,最后把投资回报率控制在2-3年,有好的情况也会做到1-2年。2-3年也是客户可以接受的投资回报期。
另外,机器人总体来说设计能力和实际产能是比较接近的,但是一个复杂的多设备系统的实际产能与设计能力之间的差距就会大一些,就会有一些瓶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用数字孪生,希望用数字孪生减少数字能力和设计能力之间的差距。
这个行业头部的公司都想上市,都想把盈利做好。我们原来觉得,疫情会不会让资本冷静一些,没有资本助推,企业会不会理性一些?但今年,这个行业的融资还是很多,竞争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市场在逐渐变大。
我们看到这个市场似乎正在变成“蓝海”市场,大家的战略也稍微开始不一样,不是每个项目都会碰到老面孔,所以这个竞争在中国也会越来越成熟,产业也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良性。
盈利的事就看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是追求盈利还是追求规模发展。如果追求盈利,就不需要招那么多的技术,多招一些销售就可以,或者根据自己的业务状态,然后去控制销售人数,但是产品这边就停止迭代,或者少招一点。
极智嘉可能还是会追求自己的业务规模的增长,技术依然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要投资人还愿意相信机器人赛道,我们还会融资来加强自己的技术。在一二级市场融资,大家所追求的还是有商业化价值的企业,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
(编辑李波上官梦露)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