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新蓝海,谁有望成为第

编者:年5月,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发动机、变速箱、前桥、后桥、车架等“五大总成”的再制造解禁。这对汽车后市场来讲,无疑是个好信号。近日,再制造行业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据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月18日表示,目前正在对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办法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这也意味着酝酿良久的零部件再制造政策措施将加速出台,将为这一产业带来重大利好,专家预计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将成为汽车行业新的“蓝海”。然而,被行业看好的再制造产业链,车企、发动机企业、零部件制造商、再制造厂、经销商……谁将有望成为第一个冲浪人?笔者认为,车企、发动机企业独具优势。

再制造产业或将创造超千万亿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年欧洲的平均车龄是9年,美国市场为10-12年。欧美两大汽车市场的零部件再制造占到汽车后市场50%的份额;另外,也有数据显示,在美国,专业再制造公司年销售额达亿美元,其中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是占比最高的产业,年销售总额高达亿美元,这些数据足以证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市场体量之大。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平均车龄仅为4.5年,随着我过汽车产业产值从制造业向后市场和服务业转型,汽后市场规模将呈爆发式增长,借鉴欧美地区再制造产业成熟模式,我国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规模将至少在亿元以上,而目前再制造份额只占2%-3%,随着再制造产业链的逐步完善,零部件再制造市场也将迎来春天。

从商用车市场再制造角度讲,商用车再制造企业正在形成规模,据中汽协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行业协会统计,年,我国再制造企业和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产值已超过40亿元,产值过亿的企业由初期的2家增加到8家,其中发动机再制造产值超过14亿元,过亿的企业从1家增加到3家。从商用车保有量市场讲,近几年,中国商用车市场销量均突破万辆,远超美国,随着商用车市场保有量的增加,中国商用车保有量将远超美国,因此后市场规模也将超过美国,待零部件再制造产业链条逐渐打通,商用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将成为真正的蓝海。

行业标准和大众认知是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主要壁垒

在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再制造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在技术、加工、销售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再制造范已涵盖了发动机、传动装置、离合器等等,据悉,商用车零部件的回收再利用基本上达到了80%以上。但中国再制造产业不仅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究其原因,尽管十年前我国就提出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对于汽车再制造业而言,市场不成熟、准入制度不严格、监管不到位,衡量再制造对象准入条件不统一、缺乏明确的再制造企业管理和规范标准等等原因,造成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停滞不前。

年6月1日起落地的“五大总成”的再制造解禁释放了一个良好的信号,近日零部件再制造政策的出台,更是给行业增添了一份信心,国家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表明了产业前景可期。但是,从目前中国市场的情形来看,相比政策的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大众认知的普及应是行业发展的壁垒。从再制造行业本质讲,再制造不是简单的“翻新”和“维修”,而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重要方式,零部件再制造后的产品性能要达到或超过新品,如何界定再制造产品符合要求,这就需要标准的规范,标准由谁制定,具体的标准又有哪些条款等等,目前都不完善,这也成为了尽管年国家发改委就启动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但经历了十年的发展,依然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零部件再制造对消费者而言十分陌生,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再制造产品就是二手翻新货,不靠谱的存在,这也严重的制约了行业的发展,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汽配和维修市场中除了原厂件之外,还有大量的副厂件,而副厂件的质量也参差不齐,这也造成了大众对于再制造零部件的高度不信任。消费者态度转变及行业标准的制定,都需要一个长期且反复验证的过程,但是,首先要让再制造零部件进入汽后市场,才能逐渐扭转现状,正在对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办法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将在政策层面将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有力的推进一步。

车企、发动机企业有望成为首个“冲浪人”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可期,目前国家已经从政策层面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但是之前讲过了,行业标准和大众认知是再制造产业发展主要壁垒,如何破解这些壁垒,谁来打破这个桎梏成为行业的焦点,零部件制造企业?第三方零部件再制造企业?行业专家表示,零部件相关制造企业和再制造企业都没有制定行业标准能力,而车企和发动机企业作为汽车产业链上游企,是标准制定的最佳人选。一方面,车企和发动机企业拥有最严苛的零部件制造和检测标准,并且这一系列的标准和整车安全相匹配,在产品质量方面有保证;另一方面,车企和发动机企业有渠道优势,既可以实现零部件的回收再制造,也可以通过车企和发动机企业后市场渠道进行推广,这样消费者对于再制造零部件的质量也能够很容易得到认可;第三,随着车企盈利模式向后市场转型,由于原厂件不具备价格优势,而再制造零部件价格优势明显,车企后市场渠道提供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的再制造零部件,也能够吸引消费者售后服务到车企服务站、4S店进行保养,实现售后服务的再度突破。因此,车企、发动机企业有望成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首个“冲浪人”。

目前,在商用车零部件再制造市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和无锡大豪动力有限公司是典型的再制造企业代表,其中,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是中国重汽成立的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商用车发动机再制造的企业,其发动机再制造产品价格仅是新品原价的75%,而如果用旧发动机置换再制造产品,还可以抵消25%的价格,这种以旧换新的方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再制造产品回收渠道,还为消费者节约了成本,目前复强动力已具备再制造发动机年产2万台的生产能力,足以证明车企和发动机企业在再制造行业取得的成功以及对行业的推动作用。

另外,保险公司的介入,将带动零部件再制造行业的发展,并从行业中掘金。因为,任何商用车配件,没有进入保险公司使用体系,都无法成为主流产品,而保险公司注重降本增效,车企与保险公司协作,推出性价比更高的再制造零部件,将成为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发展的推动者,而车企、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也将成为首批受益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