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当你在做一款前所未有的产品时,心里不免会发慌。因为没有前人的帮助,没有同行的借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本文作者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概一年半以前,我进入了一家创业公司担任产品总监,做一款细分领域的产品,这个领域我不了解而且没有竞品,在这之前我也做足了心理准备,但实际操作的难度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在这中间走了许多弯路,也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
最后的结果还是很不错,仅用了一年时间,我们就走到了行业前列,成为行业内的领头羊,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
回顾这一年多的经历,从刚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可以跟行业内大佬谈笑风生,做为产品经理的我自己认为还算是成功的。经过复盘,我总结出了一些方法论,供大家参考。
本文不仅适合产品经理阅读,也适合业务、市场、品牌、运营等,毕竟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一、如何定义“前所未有”
我所理解的“前所未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没有前人的基础,是一片蓝海;二是产品确实能解决用户的难题,推出后有行业级的影响力。
第一层很好理解,很多toB/G的产品经理在做产品的时候应该都会遇到,我拿我自己一年半前的情况举个例子吧。
当时我遇到的难题,是根本找不到任何的前人基础工作,什么都基本为零:
找不到竞品,当时的行业内甚至都是以项目制,就是客户有需求,就输出方案然后定制,交付周期基本都在半年以上;现有解决方案不成熟,我们这块业务实际上是用大数据去变革传统的园区招商模式,我们进入的时候,行业内有很多公司都提出了“XXX解决方案”,但是全都不成熟,都是点上的东西,没逻辑,无体系,当然这些解决方案也基本没有卖得出去的,都是在拿着个PPT赔本赚吆喝;找不到相关人才,行业内的人才基本都在咨询公司,但是这些人才并不了解怎么去做一个产品,能给到的建议非常有限,而且咨询公司偏务虚,我们偏应用;公司内没人懂行,当时恰逢公司转型,之前公司的人才梯队都是为之前的业务搭建的,小伙伴都是没有相关经验;行业信息化水平低,我们的很多客户甚至连信息化都没有完成,很多工作都是人工来做,突然去给他们讲大数据,很少有人会在意。当然,凡事都是双刃剑,没有基础也意味着行业是一片蓝海,有蓝海才有变革,这也引出了第二层意思:
一款“前所未有”的产品,一定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变革行业的。iPhone就是一款变革行业的产品,小米手机也是,ASML的EUV光刻机也是。但是你说你推出了一款造型新颖的剪刀,这个就不能叫“前所未有”了。也就是说,至少你所变革的行业会因为你的产品而动一动。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发布会上
好了,说了这么多,那么为了一款前所未有的产品,要做哪些事情呢?
二、不择手段了解你的行业
做产品一定要不择手段了解你的行业,当你成为行业内专家了,你做的产品就有很大概率可以成功。
了解一个行业,我一般习惯了解以下几个内容:
行业容量:这个行业有多少客户,能容纳多少企业,有多少的业务量;发展阶段:这个行业发展至今,是属于什么阶段,既然都打算转行了,那一定要转一个处于上升期的行业;关键变量:影响行业/公司发展的变量,通常有政府政策、运营商政策、自然气候、经济周期等,找到关键变量才能知道适不适合进入,比如19年的电销行业,就受政策影响非常大;参与角色:行业内有多少种参与角色,他们都在干什么,最简单的分法,上游/中游/下游,分别都是哪些公司,掌握着哪些资源,是通过什么赚钱的,也就是盈利模式,最好是要去做行业内核心的那一部分;痛点/痒点:服务客户的痛点和痒点,客户是会为痛点埋单的,大部分客户是不会为痒点埋单的;行业竞争:搞清楚行业的竞争态势和压力,同时也要考虑大公司进入行业的可能性和对策。当然,评价一个行业究竟好不好,以上指标可能找不全,或者只能找到一些模棱两可的答案,我这里一些其他指标可供参考:
新闻曝光频率:如果你经常在新闻上看到行业相关的资讯,或者资讯比以前更多了,说明这个正在蓬勃发展,有些人可能会说现在新闻不都是个性化推送了?这个并不影响,因为一个行业如果发展得很不好,新闻推送也没有足够的素材,尤其是细分行业,如果你经常收到非常精准的内容推送,那参与到这个行业的人或公司一定不在少数;
投资笔数/额度:IT桔子、36kr上面都有,可以看相关领域的投资笔数和额度,笔数越多,额度越大,说明资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