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开新局”行进式主题报道,今天我们看威海。落实“十大创新”,威海市坚持科技兴海,发挥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全力打造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
记者来到荣成这家海产品加工企业采访时,新一代的鱿鱼加工自动化设备刚刚投入使用,不到两秒钟就能将一条鱿鱼的各部位进行自动化分离,生产效率提高3倍。荣成市海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华军:“以前处理1吨鱿鱼,需要5个人,现在,在政府和科研院所支持下,购置了这台设备,2个人就可以完成同样的工作,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用工成本,订单满满的。”
威海是水产大市,连续39年水产品产量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然而,多家冷链食品加工企业总体上仍然是劳动密集型,前置处理工序的80%依赖人工,制约着产业的创新发展。为此,针对企业需求最为迫切的鱿鱼加工领域,威海采用“揭榜挂帅”方式,由当地的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威海福瑞机器人公司,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不过,每条鱿鱼的大小形态不完全一致,不同季节的内脏体积也不同,成为工艺突破的最大难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授、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姚玉峰:“大概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仿真操作,一个是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制造,现在已经完全模拟人的手的动作了。”
目前,政府引导当地海洋企业与60多家涉海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已有4个项目通过“揭榜挂帅”实施落地。威海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谭远国:“将‘揭榜挂帅’机制在海洋装备、海洋新材料等更多领域推广开来,引导企业开展更多关键技术攻关,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威海传统渔业的转型升级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引领,创新平台支撑,让更多的海洋创新人才团队汇聚威海,在威海南海新区的蓝碳植物实验基地,一支由中科院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正在进行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实验,把这里打造成蓝碳研究的示范区。
蓝碳,指的是通过海洋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在南海新区这个实验基地,科研人员先后选育了柽柳、碱蓬、盐松等近20种盐生植物,30亩的盐碱地上如今郁郁葱葱,而在四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院长赵明波:“这块地原来种的皂角树,死掉了,我们把滨梅移过来,你看这一颗是最典型的,它长果就是成功的,面对失败,我们不气馁,再重新测,再重新种,不断扩增这些盐生植物,它就是未来新增的海岸带的碳汇的植物碳源,更加扮演护卫海岸堤和增碳的功能。”
威海在全国率先出台《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建设了全国唯一的蓝碳主题院士工作站——焦念志院士工作站和唯一的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唐启升院士设立的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观测站也落地威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威海它本来是有先发优势的,海岸线非常曲折多样,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尝试各种可能的前提条件。政产学研用结合在一起,我相信我们一起共同可以去站在时代的前沿,去引领这个领域全国甚至国际上的发展。”
创新驱动,威海先后获批“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称号,是全国唯一获得海洋领域五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城市。三年来,威海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13%。今年1-5月,全市涉海企业收入同比增长8.1%。目前,威海加快建设远遥浅海科技湾区、海洋高技术产业园、海洋新经济先导区,全域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城。威海市委书记闫剑波:“进一步整合各类的创新平台,把我们威海已经形成的‘1+4+N’体系,11所高校、家创新平台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开展集成性的创新,力争三年内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达到个以上。涉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家,海洋生产总值的占比达到45%左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