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9月23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承办的“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学术对话—公园城市先行区探索”在天府新区举办。
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两年来,天府新区奋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积极开展公园城市理论探索、标准研究和建设实践等工作,努力打造公园城市理论策源地和标准输出地,探索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新范式,创新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营城新模式。
本次学术论坛上,相关专家就“公园城市先行区”路径探讨、生态品质提升、创新实践探索等方面进行了精彩解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就如何探索公园城市的内涵进行主题分享,他表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事关国家发展和国计民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实现这个就必须重新认识发展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要求,包括自然资源要素、生态环境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环境资本,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等。因此,一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二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四要坚持山水田园生命共同体,从系统控制和全局的角度寻求新的治理指导。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公园城市当然强调“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更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有助于大家深刻领会公园城市的精神实质,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切实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
在自然中的城市到城市中的自然主题分享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说,第一是从自然中的城市到城市中的自然,是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宿命。城市肯定要发展壮大的。第二是象天法地、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城市发展因天材、就地利的规划思想今天并没有过时,所以必须倡导绿色城市设计的生态优先准则和公园城市的建设理念。第三是在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应该按照生态、游憩和景观要求经营规划城市中的自然,因小规模的城市则尽量考虑保护和维持自然中的城市的可能。第四是中国已经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所以公园城市,山水城市等模式可以在在地性的适时运用,及其创造基于东方自然特性的多样化的中国有机城镇发展的模式。
关于四个自然是探索挖掘公园城市的奥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住建部科技委委员及园林绿化专委会主任委员何昉说,第一自然是公园城市的基底。第二自然是将自然资源引入人类的生活环境之中,资源管理上将零碎自然资源转化为高效利用的城市资源。第三自然是公园溶解城市,让城市实现更加宜居。第四自然就是科技赋能、服务提升、文化共享,这个为的是打造更便捷的服务设施、更高端的科技体验,展示社会人文价值。最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
为了营造良性的、优质的、安全舒适的城市环境,第一自然加以保护措施,第二第三第四自然应该保护利用,需要在上一自然属性良好实现和稳定保障的基础上进行高品质的建设。打造更具韧性的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天府新区总规划师匡晓明分享了公园城市理论的体系探索和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规划的实践:生态文明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一体性的生态思想和中华智慧天人合一的思想的结合。对中国城市未来方向的思考,实际上也是想对世界城市发展提供中国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当中就有用公园城市做出一个新范式,这个范式里面包括了我们浓厚的哲学的背景,也就是人类与城市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城自然如何结合,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不简单的事就是物质空间所呈现的就是城市里建公园,公园里建城市,它包含了刚才提到的人城境业四大体系,也包含了未来我们城市除了以蓝绿作为骨架的千年城市的构建,此外,还需要强大的神经系统、大脑系统、中枢系统,也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园城市服务系统的建设。这些系统加在一起才是我们真正的公园城市。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总规划师唐鹏就如何做好水文章主题进行分享。天府新区构建了的规划体系,包括从五大纬度来构建专项规划的体系。我们在其中也逐渐发现,一些专项,比如说防汛,水网体系等都离不开我们对水空间,水的认识和对它的理解。从四个方面,水资源和水系统、水生态和水环境,我们可以把水生态做好。整体上来讲,我们把整个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以及城水关系,亲水生活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水润天府、蓝绿交织,使其成为天府新区建设公园城市最亮丽的生态底色。
此次学术对话通过借助行业学会的资源优势和学术交流平台,加强了公园城市先行区建设学术领域的交流,体现了国内同行、学者在公园城市领域的前沿探索,展示了国内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对于推进公园城市先行区建设具有极高的引领价值和实践意义,也为全球城市面向未来探索可持续发展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开创性意义。(李壹平)